【编者按】本文《制定中国艺术陶瓷标准,彰显中华文化影响力》,作者刘晓玉/景德镇陶瓷大学教授、作者李峰/江西省艺术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作为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中国拥有数千绵延不绝的陶瓷文化传统,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影响力对于当前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来说,这本是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然而,相较于曾经在欧洲被称为“白色金子”并顶礼膜拜的曾经影响力,当前国内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并不让人满意——先发优势不再明显,创意开拓也不突出,或许这跟现代社会更趋多元的实用追求及审美风尚有较大关系,却让人不得不深思,问题在哪里?又该从何处突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规划和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无论作为“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载体,还是作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一环,深入挖掘中国艺术陶瓷标准的价值与内涵,将中国艺术陶瓷标准与陶瓷产业发展全面融合,无疑有着重要意义通过树立以中国艺术陶瓷标准为标杆的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典范,推动陶瓷产业从传统制造业向具有更高附加值的文化创意产业转型,既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特征的传承,也将推动相关产行业复兴和彰显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丰富内涵让“工”“艺”美美与共、产行业相融相通,是陶瓷行业呼应新时代新要求的美好愿景,而确立产业标杆、行业标准尤显紧迫回顾陶瓷发展史,中国古代各窑口(定窑、汝窑、官窑、钧窑、吉州窑、建窑、磁州窑、耀州窑等)无疑是永恒的丰碑这些瓷器不仅代表着所处时代制瓷技术与工艺的极高水平,而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在不同时期的时代风貌和文明程度,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与美学内涵,对世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但近代以来,“窑口”并未延续元明清官窑那样的繁荣也可以说,中国近代陶瓷业的衰落,始于官窑的没落在笔者看来,尽管其中不乏各种历史原因,但产业标杆、行业标准的缺失是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艺术陶瓷标准的创新与体系化研究,通过提升陶瓷标准国际化水平、加快陶瓷标准化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普及应用和深度融合,有利于进一步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有利于发挥“标准化 ”效应。
那么,有没有可能以“窑口”为切入点和突破口,通过制定相关标准,来撬动现代艺术陶瓷及相关创意产业发展进而实现对传统陶瓷文化的转化创新呢?“制定标准”是对具有深厚中华文化积淀和鲜明中国文化特质的陶瓷文化的一个新角度探索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陶瓷所承载的悠久文化不可或缺,而制定符合中国艺术陶瓷标准是文化传承与时代发展需求的应有之义一般来讲,窑口往往具有很高或较高的声誉,生产历史悠久,文化内涵较为丰富,具有较鲜明的地域特色,其共同特点是窑口产品的品质及特征形成与当地自然环境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这使得窑口具有非遗的品牌影响力、市场号召力和地理标志性,较易形成产业集群;相应的,产业集群的建立与发展又会反过来增强地理聚集效应进而,因工艺传承而彰显文化特征的先天优势,将逐渐转化为因产业聚集、规模化经营的市场竞争优势,使得社会效益、市场效益相辅相成地良性循环,形成现代意义上的陶瓷文化创意或产业生态,其意义显而易见。
一件陶瓷在生产、使用、传播过程中,承载着工艺、文化、艺术、美学、历史、社会的信息,它是物化的历史,有关器物生产的历史,是中国文化最精彩绚烂的篇章,是一部集陶瓷生产工艺、陶瓷器物、陶瓷文化以及陶瓷对外交流的历史近些来,有关陶瓷标准的各类研究成果可谓不少,不过基本侧重于某一品种(品类)、某一专题技术研究,诸如日用陶瓷产品标准、陶瓷质量标准、建筑陶瓷技术标准、卫生陶瓷标准、陶瓷出口执行标准、陶瓷砖标准等,虽保持了某一方面的系统性,但并不全面品种(品类)只是整个陶瓷文化中的一个分支,不足以支撑代表一个窑口的特点,此类标准或有一定意义,但没能从系统的尤其是文化传播的角度、标准与艺术陶瓷的内在关联角度给予观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陶瓷文化研究的深入与推进,也难以从文化体系的角度延续中国陶瓷文化的辉煌历程因此,陶瓷标准的制定需跳出以往只关注陶瓷本身的叙述倾向,要从总体视野和文化层面着手,系统梳理陶瓷各个环节中所呈现的材质文化、工艺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形态,同时还要观照陶瓷所产生的情感、心理、观念、习俗等精神文化的面貌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结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在标准的命名上,“陶瓷艺术”是我们约定俗称的一种定义,而“艺术陶瓷”的命名显然更适合标准的制定,因为陶瓷艺术品在生产过程中,其原料标准、釉料标准、工艺标准、检验标准、配方标准、尺寸参数、烧成等是以计量为单位的在标准的本质属性上,则需要按照“标准化活动规律和本质的理论概括”来重新审视陶瓷文化及其全产业体系——一个陶瓷窑口(产瓷区)的核心竞争力是文化,其标准必然要求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当前,全球化、信息化促使产业发展与文化传播的交融日趋频繁,消费者普遍开始重新审视艺术陶瓷但是,全国各地多样性、差异化的窑口(产瓷区)给产业发展和跨文化交流带来了障碍在笔者看来,以丰富多样的窑口(产瓷区)为参考来制定美美与共的“艺术陶瓷”标准,是解决现实尴尬的有效路径;而标准的制定,可以由国家、地方、行业(团体)、企业等机构研发推进,其相关工作的推进,则可以通过制定中国陶瓷标准和实施陶瓷标准认证制度来开展。
根据标准化原理,以窑口做标准,可以提纲擎领统一协调地方窑口的产业发展,简化以窑口为代表的地方产业全地域、全链条的技术规范每个窑口的制瓷原料、生产手段、工艺技术、装饰技法的不同,呈现为各窑瓷器的特点和风格不同,归根结底还是文化滋养、文化支撑的结果,而标准化建设同时也是一种规范化要求,必将更加彰显文化的力量————【人物链接】————刘晓玉,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博士,现任景德镇陶瓷大学艺术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专家,江西省省情研究特聘专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瓷学会iac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省科技厅项目评审专家,安徽省科技厅项目评审专家,湖南省科技厅项目评审专家,江西省人文社科专家库专家,入选江西省“井冈学者”特聘教授、江西省百千万人才、江西省远航工程人才、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景德镇传统颜色釉瓷烧制技艺传承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吉州窑陶瓷烧制技艺传承人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1项,国家艺术基金2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1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参与国家重点科学基项目和“十一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各1项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冷门绝学1项江西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译著1本和专著6本、画册4本。
主持《中国工艺美术全集?江西卷?陶瓷篇(颜色釉瓷)》、《中国大百科全书?陶瓷文化?陶瓷贸易与文化》、《中国陶瓷艺术史-明代卷》的编撰工作。
作品分别被淄博中国陶瓷馆、江西省博物馆、云南省博物馆等收藏。